“邮农场的服务专员把每亩地该打多少克药、配多少水,还有具体怎么打药都讲得可明白啦!”4月10日,在东昌府区梁水镇张樊村,村民张庭利站在邮农场“互联网+农业”示范田前,兴奋地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托管记录。张庭利笑着说,“我加入邮农场后,邻居们看到效果好,也都纷纷跟着加入了。”
智慧平台 创新服务体系
“邮农场”是聊城市邮政公司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新时代农业发展打造的智慧农业服务平台。该项目以村级服务专员为桥梁,整合大数据、农技专家以及农资企业的资源,为农户提供涵盖种植方案制定、田间巡查、技术指导、农资优选、土地托管等在内的一站式种植科技及托管服务,真正做到了智慧农业服务的全覆盖。
“我们公司的邮农场项目,在当地已经运行五年了。这五年间,累计服务面积达到12.43万亩。我们免费为农户提供科学的种植方案和专业的农技服务,还提供质量可靠的农资产品,让农户再也不用担心买到假冒伪劣商品。”聊城邮政东昌府区分公司邮农场项目组负责人高忠宝介绍。
记者了解到,聊城邮政东昌府区分公司邮农场自2019年底启动试点以来,目前已在东昌府区的15个乡镇开通服务。三级服务体系队伍不断壮大,现已拥有近80人的专业服务队伍,累计服务农户会员耕地12.43万亩。
便捷系统 解决种地难题
在田间巡查的东昌府区梁水镇邮农场村级服务专员樊瑞河向记者展示了智慧农业系统的便捷之处:“现在农户通过手机App就能收到施肥、打药等农事提醒。此外,如果遇到作物病虫害问题,还能在线问诊,专家在半小时内会给予回复。”
“一村一专员”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科技服务缺失的难题,还通过组织化托管服务,缓解了农村空心化带来的困境。
每天去示范田巡查,通过村里的喇叭和微信群给大家做施肥、浇水、打药等农事提醒,这就是服务专员樊瑞河的日常工作内容。“我干邮农场工作已经五年了,农户们都很信任我。我去农户的田地里查看墒情,一旦发现病虫害,就及时联系专家解决,让那些在外打工回不来的农户没有后顾之忧。麦田出现问题时,我能当场给庄稼‘问诊’。这五年,很多农户外出打工回来看到庄稼长得好,都特别满意。我会继续把这份工作做好。”樊瑞河调出张庭利家的地块信息:“这片麦田pH值5.6,每亩需要增施2公斤有机肥。”精准的数据管理让在场的农户纷纷点头称赞。
精细安排 打破对接瓶颈
高忠宝介绍,在农忙时节,邮农场项目组制定了详细的会员服务计划和流程。从套餐肥配送、施肥提醒、浇水提醒、打药提醒,到试验田产量对比、农事托管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服务安排。邮农场以合伙人模式确定每个村一名专员,以专员为纽带,对内与村内小农户对接,逐步开展土地托管,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对外与农机合作社合作,充分利用先进的农机设备。通过土地的规模化经营,降低了成本,切实解决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对接难的问题。
“以前买化肥得骑车到镇上,现在在手机上下单,肥料就能直接送到田头。专员还会帮忙卸肥料,而且可以飞防打药。一站式服务全搞定,这种半托管模式正好满足了农村老龄化背景下的种植需求。”农户樊继伟告诉记者,现在用手机扫码就能查看检测报告、生产批次等信息,从源头上杜绝了假劣农资流入农村。
截至目前,聊城市邮政公司邮农场项目已设置镇级经理98名、村级专员984名,累计服务会员示范田达399844亩。经实际测产,邮农场的示范田相较于对照田,亩均增产80—150斤,部分地块增产幅度可达300斤。
来源:聊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