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推广本地农产品。
“哎呀,小李,一看你来了,我心里比什么时候都有底。咱们合作了那么多年,最信得过邮政。”9月12日,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的果农张大爷激动地说。
张大爷口中的小李,就是宿州市邮政分公司渠道平台部副经理李可。多年来,他始终秉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将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把服务触角延伸至农产品产销全链条,以“邮政+”为“笔”,在宿州市的乡野间绘就了一幅“助农增收、产业提质”的生动画卷,成为农户口中“靠谱、贴心”的邮政带头人。
2016年9月,砀山酥梨迎来丰收季,却遭遇销售难、果农愁的困局。刚接手渠道工作的李可第一时间扛起助农责任,一头扎进梨园深处。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他走遍了全县20多个乡镇,白天跟着果农穿梭于果园,测试糖度、记录产量、了解种植成本和销售困难;晚上回到家再熬夜整理数据、分析症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随后,他带领团队挨家挨户上门沟通,展示为砀山酥梨项目定制的特殊包装样品,介绍具体的物流方案,并郑重承诺“先找销路再收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全额赔付”。
“小李来的时候看他那么年轻,总怕他忽悠我们。谁知道,他是带着诚意来的。有了邮政做靠山,咱们农民还怕啥呀!”已经和邮政合作了9年的果农王大爷开心地说。2016年,李可带领团队帮助销售砀山酥梨63万单、100余万公斤,为果农直接增收近83万元。“邮政助农”的名号在砀山县“一炮打响”,赢得了当地政府部门和果农的交口称赞。
2022年,酥梨成熟之际,砀山全县遭遇持续阴雨天气。眼看酥梨销路受困,李可一边紧急协调开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保障物流畅通;一边组织70多名邮政员工冒雨帮助果农抢收、分拣、打包,同时创新推出附有梨文化手册的定制礼盒,让普通酥梨变身“文化礼品”。最终,在这场“抢收战”中,邮政帮助销售酥梨30余万公斤。
一路走来,李可从未停下脚步。他通过数字化溯源直播等方式,推动助农服务从“单点销售”向“全链赋能”升级。“进入直播间的宝子们,看看我们主播手里的这款正宗宿州砀山酥梨……”
李可不仅亲自上阵主播,还带领市、县邮政分公司渠道平台部的员工,组织全市邮政网点开展社区团购“优惠购”等活动,目前已累计销售17.4万单。如今,砀山酥梨项目已经成功运作了9个年头,累计帮助果农销售超2650万公斤,带动全县200余户果农年均增收2.7万余元。李可还不断总结经验,将成功模式与经验复制到萧县葡萄、灵璧县特色匠米辣、泗县红薯粉丝等全市特色农产品项目中。截至目前,宿州市分公司共建成5座农产品展销馆、26个标准化助农直播间、1500个邮乐购合作站点,架起了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之间的“桥梁”,让更多的宿州市农产品成功销往全国各地。
“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走这条路,因为这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李可自豪地说。